正装表的定义并不明确,但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曾评价色情作品时所说:“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正装表通常经过抛光处理,表盘简洁,功能也仅限于显示时间,日历显示和三问报时功能或许可以算作例外(陀飞轮并非复杂功能,所以我通常不将其计入正装表的范畴)。总的来说,我认为正装表应该低调内敛,不引人注目。如果有人需要提醒,正装表的定义并非取决于你个人在正式场合会佩戴什么表,因为我们当中有些人粗鲁无礼,毫无礼仪可言,他们可能会戴着笨重的计时表、纯金潜水表,甚至更糟糕的表去参加黑领结婚礼,我绝不允许他们来定义任何标准。(朋友圈:13967023)

我认为人们往往会把正装表看作是简单或平庸之作,而这种看法误导了我们。大多数拥有不止一块手表的人似乎都有一块适合正式场合佩戴的手表,但它常常被束之高阁——甚至根本没机会戴上。人们对正装表的概念及其适用场合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忽略了打造一款优秀的正装表所蕴含的巨大成就。
这款 Fears Archival 1930 腕表的原型表款在当时并不被认为是正装表。
从1912年Santos腕表问世(如果我可以随意选择一个早期腕表作为代表的话)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工具表开始流行,近60年来,正装表几乎是腕表的唯一选择。它们当时就被称为“腕表”。大约在2015年,当我开始关注腕表时,大型工具表已经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如果你当时关注微型品牌——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微型品牌中寻找趋势——你会发现,推出正装表是闻所未闻的。事实上,大多数微型品牌甚至根本不提供正装表。当然,大型老牌腕表过去生产过,将来也可能还会继续生产某种款式的正装表;它们财力雄厚,也需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份额。不过,小型品牌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像Baltic和Dennison这样的品牌,其正装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Jack Mason这样的品牌也确保了其产品目录中包含正装表。而像洛里尔这样的人,似乎总是在烹饪一道菜。

随着正装表重返价格更亲民的市场(当然,它们一直都存在于高端市场),我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并被这种腕表选择所吸引。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人会提出批评。人们通常认为,正装表的定义模糊不清,因此设计起来更容易,但在我看来,它们在设计上的成就甚至比工具表或复杂的高级制表更令人惊叹。正装表通常被简化到只剩基本元素,所有细节都一览无余,这使得腕表更容易受到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的挑剔。虽然设计一款优秀的工具表或复杂功能腕表本身就充满挑战,但你可以巧妙地将瑕疵隐藏在繁复的设计之中。当表盘上只有寥寥几个元素时,任何细微的缺陷(无论是真实的还是主观的)都更容易被发现。
再加上一个事实:一款设计极其简洁、做工精良的正装腕表很可能看起来与其他同样简洁、做工精良的正装腕表大同小异,这就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挑战。一个品牌该如何让自己的正装腕表脱颖而出呢?如果用力过猛,就会陷入噱头和新奇的窠臼,而这往往与腕间佩戴一款低调腕表的理念背道而驰。元素越少,可供发挥的空间就越小,也就越难形成差异化。因此,每一处曲线、每一个切面、每一个刻度、每一种纹理都对塑造腕表的独特个性至关重要。

我经常看到和听到人们对简约正装表的一种看法,我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我们看不到它们的价值。当我们看到一款只有时间显示、简洁银色表盘、两根指针和条形时标的腕表,价格却堪比潜水表甚至计时表时,我们往往会犹豫不决。但下次当你产生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时,不妨想想,打造一款精致的腕表远比在功能繁复的GMT表盘上随意搭配一个双色表圈和一根花哨的指针要困难得多。而真正令人惊艳的正装表,则更令人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