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品牌在造型与材质上竞逐创意时,ARMIN STROM却选择深入制表的根本问题——时间的稳定性。品牌新推出的Mirrored Force Resonance Zeitgeist 1665,是一场横跨三个世纪理性实验与诗意想像的结晶,它回应了1665年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首次发现「共震」现象的历史时刻,更透过现代技术,让这一古老概念真正在腕上运行。(朋友圈:13967023)

▲为致敬1665年惠更斯共震发现,透过现代技术想像17世纪制表师创作出的复古未来主义时计。
对ARMIN STROM的技术总监Claude Greisler而言,Zeitgeist 1665并非单纯的复刻,而是一种假设性创作:如果17世纪的制表师早已理解共震机制,并懂得以手表形式呈现,他们会造出什么样的作品?这样的思考催生了这款具有「复古未来主义」气息的时计,形制看似古典、技术却彻底现代。
共震机制向来是高级制表界的圣杯之一。自宝玑大师(Abraham-Louis Breguet)与Antide Janvier时代起,制表师们就试图利用两个摆轮相互牵引的现象,抵消重力与腕部动作对走时精度的影响。然而,真正能在现实佩戴条件下维持稳定共震的装置,直到ARMIN STROM于2016年推出首代Mirrored Force Resonance才被实现,品牌的专利「共震离合器弹簧」是关键,两个独立摆轮借此在极细微的能量传导下同步运行,形成如舞蹈般的协奏节奏。

▲不锈钢表壳搭配深灰Alcantara表带与不锈钢针扣,造型简洁、质感细腻,兼具视觉平衡与佩戴舒适度。
Zeitgeist 1665正是这项技术的最新进化,整只手表几乎是为了展示这场「同步的奇迹」而生,43mm不锈钢表壳结构简洁,右侧设有一枚重设按把,能让左侧两个小秒针瞬间归零同步,视觉上如同观察物理实验的精密瞬间,这个小细节,是ARMIN STROM让佩戴者「亲眼见证共震」的巧思。

▲偏心开放式设计展露机芯结构,右侧奶油白漆面时分盘配蓝钢指针,左侧双秒针共震装置形成视觉焦点。
面盘采开放式设计,时分盘位于右侧,以白金轨道框定,奶油白漆面与蓝钢指针营造古典光泽,左半部则完全让位于两组镜像摆轮与连接弹簧,金属结构的呼吸节奏仿佛拥有生命。 ARMIN STROM将这种运动称为「三体华尔兹」,由两个摆轮与一枚共震弹簧在空间中共舞,画面几乎具有催眠效果。

▲两组调速系统由专利共震离合器弹簧连结,确保节奏同步稳定;2点按把可重设双秒针,以直观呈现共震效果。
核心动力来自ARF21_ZG手上链机芯,这枚机芯包含260枚零件与39颗宝石,运行频率为3.5Hz,并由双发条盒提供约80小时动力,其最大亮点仍在于共震系统带来的稳定性,经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CSEM)实证,能主动抑制扭矩波动,即便在手腕持续运动时仍能保持一致节奏,这项认证不仅代表理论的落地,也确立了ARMIN STROM在共震领域的权威地位。

▲手上链ARF21_ZG机芯以双发条盒提供80小时动力,桥板采玫瑰金PVD涂层,零件均经手工抛磨修饰。
机芯外观延续品牌一贯的精致修饰,例如玫瑰金色PVD桥板、手工倒角边缘、黑色抛光螺丝、珍珠纹与日内瓦波纹层层交织,这些细节并非单纯装饰、也不一定从表面就能看到,而是为了让每一个零件在光线下以不同节奏闪烁,正呼应了「共震」的概念,从肉眼可见到隐藏于夹板之下的部件,全都体现了制表工艺的执着。
手表搭配深灰色Alcantara表带与不锈钢针扣,Zeitgeist 1665的整体氛围温润而理性,它的名字Zeitgeist意指「时代精神」,而这正是手表的真正主题,让1665年的发现,以2025年的技术与美学重新诠释。 ARMIN STROM透过这款作品再次证明技术并非冰冷严肃,而是能被转化为带有人文温度的产物。 Mirrored Force Resonance Zeitgeist 1665就像一件来自未来的古董,也让我们思考着时间本身,或许就是人类与宇宙间最持久的共震。